一个支持长文本和复杂提问的搜索框,正试图成为年轻一代的“万能搭子”,但这条转型之路并不轻松。
“百度一下,你就知道”。这句曾经深入人心的口号,折射出百度作为中文互联网第一入口的辉煌过往。
然而,在移动互联网和AI技术双重冲击下,今天的年轻人似乎更习惯在抖音、小红书和各类垂直APP中获取信息。据QuestMobile数据显示,2025年初,百度搜索在18-35岁核心用户群体中的日均使用时长骤降18%,年轻用户持续流失。
当Z世代成为网络主力军,那个我们曾经熟悉的百度,还能吸引他们的目光吗?
01 辉煌不再:年轻用户为何逃离传统搜索
曾几何时,百度几乎是中国人上网的代名词。然而,随着互联网生态的变迁,这家搜索巨头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。
用户习惯的迁移往往是商业模式崩塌的前兆。2025年初,百度搜索在18-35岁核心用户群体中的日均使用时长骤降18%,年轻用户持续流失。与此同时,阿里旗下夸克浏览器的AI功能日活用户突破3369万,登顶中国AI应用排行榜,它的用户中,50%在25岁以下,00后占比过半。
Statista数据表明,百度在中国搜索市场的份额已从2021年11月的87%大幅下滑至56%。
内容生态的碎片化也在不断稀释百度的流量价值。短视频平台如抖音、快手,以及垂直应用小红书、知乎等,明显分流了传统搜索需求。特别是小红书等平台的崛起,其搜索量几乎达到百度的一半。
广告主预算也随之转移,消费品行业70%的预算流向了快手、淘宝等平台,百度的份额不足5%。
年轻人对百度的疏远,一方面源于广告体验的下降。根据艾媒咨询调查,中国用户在选择搜索引擎时,最关注的因素是“广告少/用户体验好”,占比高达62.32%,远高于其他选项。
另一方面,传统关键词搜索的不可替代性正在瓦解,用户渴望更直接、更高效的答案获取方式。
02 AI重构:百度的自我革命与转型布局
面对危机,百度终于打出了王牌——AI。事实上,百度是国内最早布局AI的互联网公司之一,十多年前就成立了深度学习研究院,押注自动驾驶和智能语音。然而,AI对于百度最大的现金牛——搜索业务的浸润,却长期处在一种相对暧昧的状态。
2025年,百度迎来了转折点。7月,百度完成了十年来最大规模的搜索产品重构。百度副总裁、百度搜索总经理赵世奇向媒体总结:“百度搜索主要瞄准了两个产品形态做改造”,“基于AIGC的一些玩法和创意实现”。
搜索框的“放大” 不仅是物理尺寸的变化,更是本质的蜕变。现在的搜索框支持超千字文本输入、多模态交互、AI任务处理,能理解模糊需求,完成复杂任务。
传统的链接列表也升级为“百看”,支持图文、音视频混合排版,并接入智能体、真人服务等。
据百度官方数据显示,截至6月底,百度超半数(超50%)移动搜索结果页面包含AI生成内容,较4月的35%有所提升;截至7月,这一比例进一步升至64%。6月百度App月活跃用户达7.35亿,同比增长5%。
在技术层面,百度展示了多项AI创新。文心助手的AIGC创作能力全面升级,输入一段话,即可创作一部3分钟的故事大片。
百度还发布了行业首个开放式实时互动的数字人智能体,支持用户与持证真人专家的数字分身进行1v1对话,将在法律、情感、旅游等场景中获得专业陪伴与咨询服务。
03 万能搭子:百度瞄准Z世代的新定位
“从工具到搭子”,百度搜索在2025年提出了新的定位。这个词源自年轻人形容陪伴自己完成各种活动的伙伴,如“饭搭子”、“学习搭子”,而今百度试图成为年轻人数字生活中的“万能搭子”。
为迎合年轻用户,百度VR在7月进行了一次品牌升级,推出了系列“找乐子”活动,包括“720°找乐子”H5、联合VR陀螺制作百度VR测评视频、自行设计推出40款昵称VR眼镜。整个活动曝光量超过了2000万,近20万用户体验了“720°找乐子”H5。
百度搜索也在不断丰富其内容形式和服务场景。文心助手集成“一句话写歌”“MV制作”“名场面模仿秀”等创作功能,以及超30种特效玩法模板。
例如在旅行中通过对景点某物拍摄并发问,文心助手会对该物体的名称、寓意、历史等进行详细介绍。
百度还升级了视频生成模型百度蒸汽机(文心专精),实现“无限时长”生成,突破传统AI视频生成10秒左右的时长限制。
用户只需上传单张图片与一段提示词即可启动视频生成流程,并能实时预览模型推理全部内容,还可随时暂停或在任意节点修改提示词。
百度试图打造的不仅是一个信息工具,更是一个能陪伴年轻人生活、学习、娱乐的全能伙伴。从“工具”到“搭子”的转变,反映了百度对年轻人需求的深刻理解——他们需要的不仅是准确的信息,更是有趣的体验和即时的满足。
04 生态博弈:搜索大战背后的商业较量
AI搜索赛道已成红海。QuestMobile《2025年8月AI应用行业月度报告》显示,百度App中的应用插件百度AI月活跃用户规模3.29亿,环比增长3.4%,在AI搜索赛道排名第一,排在第二、三名的分别是抖音App的AI搜和微信App的AI搜索。
在PC网页端应用维度,QuestMobile统计的2025年8月月活跃用户规模,排名前三的依次是DeepSeek、百度AI助手、豆包。
夸克的崛起值得关注。2024年,夸克迎来质变,通过整合通义千问大模型,构建起“AI超级框”架构,突破传统搜索工具形态。
用户输入自然语言指令,系统即可自动解析需求并完成全链路操作。夸克整合阿里生态资源,构建“搜索即服务”闭环。
只需要告知旅游打算,系统调用高德地图路径规划、飞猪酒店、淘宝清单,就能打包输出可执行的行程方案。
面对竞争,百度也在积极构建自己的生态优势。百度营销通过“IP场景化、跨界生态化、技术人格化”三大路径,推动品牌营销从流量驱动向价值驱动转型。
例如,肯德基与百度地图合作推出“开车行大运”活动,定制金桶3D动态车标覆盖手机与车机导航,累计曝光超4亿次。
然而,百度面临的最大挑战来自于商业模式的转型。搜索广告是百度的生命线。任何可能动摇这条现金牛根基的激进变革,都需要极大的决心和承担短期阵痛的勇气。
AI搜索要效率,要直接解决问题;而传统广告要曝光,要用户跳转——两者在底层逻辑上就是冲突的。
05 未来之路:百度吸引年轻人的机遇与挑战
对于百度来说,吸引年轻人不仅是争夺用户,更是关乎未来的生存之战。那么,百度究竟有多少胜算?
从技术积累看,百度拥有深厚底蕴。百度AI搜索月活跃用户规模高达3.22亿,稳居国内AI搜索行业第一。百度在大模型、多模态生成、数字人等技术领域均有布局,且在不同场景中已实现应用。
从用户体验角度,百度正在不断优化。根据艾媒咨询调查,在2025年用户常用的搜索引擎中,百度以72.52%的占比保持领先。
这表明用户体验已成为影响用户选择搜索引擎的决定性因素,“简洁、少干扰”的产品设计更能赢得用户青睐。
然而,百度也面临诸多挑战。智能体广告作为百度尝试的新商业模式,其效果评估比传统广告更复杂。用户没点击,但看了推荐内容,算不算有效曝光?品牌智能体的维护成本比单纯买关键词更高,中小企业能否承担?
更重要的是,年轻人对百度的认知定势难以轻易改变。当一代人已经习惯了在其他平台获取信息和服务,如何让他们重新给百度一个机会,是百度团队必须思考的问题。
百度搜索的转型之路注定不会平坦。一方面,要平衡传统广告业务与AI新体验的冲突;另一方面,要应对来自夸克、抖音、微信等平台的激烈竞争;同时,还要找到能真正吸引年轻用户的独特价值主张。
从早期的关键词搜索,到如今的AI对话和内容生成,百度正经历着从“工具”到“伙伴”的身份转变。当百度搜索在2025年提出“万能搭子”的新定位,无疑是对年轻用户发出的明确邀请。
技术的变革重塑了搜索的形态,但追逐年轻用户的竞赛从未停止。对于百度而言,最大的挑战或许不是技术,也不是产品,而是如何重新理解年轻人不断变化的需求,并在他们丰富的数字生活中,找到一个不可或缺的位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