申请收录
  • 统计: 已收录 672 个网站
  • 134 个网站待审核
  • 已发布 283 篇文章

搜索框背后的市场正在裂变,传统搜索引擎的围墙被撬开,用户习惯的迁移往往是商业模式崩塌的前兆。

QuestMobile最新数据显示,2025年初,百度搜索在18-35岁核心用户群体中的日均使用时长骤降18%,年轻用户持续流失。

与此同时,阿里旗下夸克浏览器的AI功能日活用户突破3369万,登顶中国AI应用排行榜,其中50%的用户年龄在25岁以下

变化不仅发生在国内。美国调查显示,46%的Z世代用户抛弃传统搜索引擎,将TikTok、YouTube和Snapchat视为“新搜索入口”。

短视频与AI对搜索市场的流量冲击

01 流量迁徙,传统搜索引擎的市场衰退

百度最新财报揭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趋势:2025年一季度核心在线营销收入同比减少6%,且已连续多个季度下滑。这一数据背后,是搜索引擎市场格局的深刻重构。

Statista的市场监测报告显示,百度在中国搜索市场份额已从2021年的87%下滑至2025年的56%。曾经近乎垄断的地位正在被快速瓦解,而侵蚀其市场份额的,正是新兴的短视频平台和AI驱动的新型搜索工具。

小红书在2024年四季度的日均搜索量已接近6亿次,业内人士估计,小红书搜索量已达到百度的一半以上

更令人惊讶的是,小红书70%的月活跃用户使用搜索功能,平均每天搜索6次。在美妆、时尚、美食等领域,该平台已成为许多用户的首选搜索入口。

短视频平台对用户时间的争夺同样凶猛。据《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(2024)》,截至2023年12月,中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10.74亿人,网民使用率高达98.3%,居所有互联网应用之首。这些平台通过个性化推荐算法,正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信息来源。

02 用户变心,Z世代的搜索革命

市场格局变化的背后,是Z世代用户搜索行为的根本性转变。这一群体作为数字原住民,对信息获取方式有着全新期待。

“刷视频就是查资料”——一位19岁美国大学生在推特上如此描述新一代的搜索习惯。她表示:“看博主实测比谷歌广告真实十倍,比如‘哪款粉底液不卡纹’搜TikTok,30秒视频秒懂。”这种直观、场景化的信息获取方式,正在全球年轻用户中形成风潮。

小红书的数据显示,截至2023年底,该平台月活跃用户飙升至3亿,其中50%属于Z世代群体。这些年轻人不再满足于传统搜索引擎提供的链接列表,而是追求更个性化、沉浸式的体验。

年轻用户对传统平台存在普遍的不信任。调查发现,70%的Z世代受访者怀疑网络信息的真实性,59%因偏见拉黑过媒体。生成式AI的泛滥更加剧了这一问题——GPTZero检测ChatGPT内容的准确率仅7.3%。

用户习惯的迁移往往是商业模式崩塌的前兆。百度搜索的基本盘虽依然庞大,但18-35岁年轻用户的明显流失,预示着其作为“流量入口”的价值被严重稀释。

03 生态重构,AI搜索的崛起与挑战

在传统搜索引擎面临挑战的同时,AI技术正在重塑搜索行业的竞争格局。2023-2025年间,新一代AI搜索引擎快速崛起,为用户提供了全新的信息获取体验。

夸克浏览器的转变尤为引人注目。这个曾被视为“小而美”的工具型应用,通过整合阿里的通义千问大模型,构建了“AI超级框”架构。用户只需输入自然语言指令,系统即可自动解析需求并完成全链路操作。

“只需要告知旅游打算,系统调用高德地图路径规划、飞猪酒店、淘宝清单,就能打包输出可执行的行程方案。”这种“识别-决策-交易”的闭环,将搜索变成了生态系统的调度中枢。

面对市场压力,百度在今年7月进行了十年来最大规模的搜索产品重构。搜索框支持超千字文本输入、多模态交互及AI任务处理,能理解模糊需求,完成复杂任务。原有的链接列表也被升级为“百看”,支持图文、音视频混合排版,并接入了智能体和真人服务。

然而,百度的AI转型面临根本性矛盾:AI搜索与传统广告模式存在底层逻辑冲突。传统广告依赖曝光和用户跳转,而AI搜索追求直接解决问题。AI要素越多,传统竞价广告模式被削弱得越厉害,而目前AI搜索尚未找到成熟的变现路径。

04 双重夹击,传统搜索的艰难转型

传统搜索引擎正面临来自两个方向的夹击:一方面是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的“搜索化”,另一方面是AI新势力对搜索范式的重构。

TikTok开始允许品牌根据用户搜索查询投放广告,直接挑战谷歌的传统搜索广告业务。研究公司eMarketer预测,到2025年,谷歌在美国搜索广告市场的份额将首次跌至50%以下。这是十多年来的首次下滑。

在国内市场,广告主预算转移同样明显。QuestMobile数据显示,消费品行业70%的预算流向快手、淘宝等平台,百度的份额不足5%,仅高于爱奇艺等长视频平台,且连续多个季度下滑。

百度尝试用“智能体广告”破局,让广告成为AI答案的一部分,通过“服务式推荐”缩短用户决策路径。但这种新模式面临多重挑战:用户能否接受“付费答案”?效果评估体系如何重建?中小企业能否承担更高的维护成本?

一位行业分析师指出:“当搜索从‘给链接’变成‘给答案’,整个商业模式都需要重新思考。传统搜索代理商‘拿着麻袋装现金’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。”

05 未来之战,搜索的终极形态

搜索行业的变革远未结束。随着技术发展和用户需求变化,搜索的形态与边界正在被彻底重构

用户需求已从“快速找到答案”进阶到“一站式解决复杂任务”,从需要“一个标准答案”转变为渴求“清晰的分步解决方案”或“多样化的参考样本”。搜索行为本身,正演变为一场搜索+探索、追求高效闭环的“任务达成”之旅。

在这场变革中,AI大模型成为内容生产的“永动机”。百度搜索的AI助手升级了视频智能创作能力,输入一句话描述便能生成一段5分钟视频;其自研的MuseSteamer模型,可实现中文音视频一体化生成。

这种技术将内容供给源头从PGC和UGC,扩展到亿万普通用户及其所处场景,激发了内容源头种类和数量指数级扩张的潜能。

未来搜索的竞争本质已悄然转移:当基础信息检索技术能力逐渐趋同,决定平台胜负的关键转向了内容源的数量、质量、独家性,以及将其高效转化为用户所需解决方案的综合能力。

用户每一次看似简单的搜索查询或一次随意的拍摄动作,都可能瞬间激活AI的即时创作引擎,使用户自身也成为内容生态的共建者。


海外市场同样印证了这种转变趋势。研究公司eMarketer预测,2025年谷歌在美国搜索广告市场份额将跌破50%,这是十多年来的首次。

与此同时,TikTok开始允许品牌根据用户搜索查询投放广告,Instagram和TikTok已成为Z世代寻求本地内容时的首选搜索引擎。

搜索框背后的战争已不再是技术竞赛,而是生态与信任的较量。当小红书用户通过“无滤镜实测”视频选购商品,当夸克浏览器将旅游计划转化为一键式行程方案,当百度用AI生成即时视频解答疑问,搜索的终极形态正在显现:从信息中介到服务终端,从关键词匹配到任务解决。

未来搜索的赢家,属于那些既能理解用户真实意图,又能整合生态资源提供闭环体验的平台。

最新收录网站

嘉科网络

建站及网络推广服务商

0

0

0

优化猩

建站及SEO优化服务商

2

2

2

logo设计网

品牌标识设计平台

2

1

2

智领安平行业网

科技装备行业电商平台

0

0

0

斯特纽

机房环境监控解决方案服务商

1

0

1